36 歲男性反復四肢肌肉疼痛無力,如何根治?
男。36歲。平時和正常人一樣,發(fā)病后四肢肌肉疼痛。無力。09年9月發(fā)病時只有頭還能動,但是抬不起來。補鉀后癥狀消失。這一次發(fā)病是8月1號,補鉀3天隨后行針刺療法3個療程,治療過程中口服中藥26副。但是隔7.8天就感覺腿上肌肉疼,有感覺時就口服氯化鉀注射液20ml,4-5小時后癥狀減輕。昨天開始采用中藥熏蒸療法,但是效果不明顯。請問:您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嗎?最好能徹底治愈。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明華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四肢肌肉疼痛無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低鉀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周期性麻痹、重癥肌無力等。 1.低鉀血癥:可因鉀攝入不足、丟失過多等導致。表現為肌肉無力、心律失常等。治療需補充鉀,同時明確并去除病因,如治療腹瀉、嘔吐等。常用藥物有氯化鉀緩釋片、枸櫞酸鉀顆粒、門冬氨酸鉀鎂片。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可引起代謝亢進、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常有怕熱、多汗、消瘦等癥狀。治療包括抗甲狀腺藥物如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或放射性碘治療、手術治療。 3.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醛固酮分泌增多,導致水鈉潴留、鉀排出增多。常有高血壓、低血鉀。治療可選用醛固酮拮抗劑如螺內酯,必要時手術治療。 4.周期性麻痹: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弛緩性骨骼肌癱瘓疾病。治療以補鉀為主,平時注意避免勞累、飽餐、寒冷等誘因。 5.重癥肌無力: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障礙,有晨輕暮重特點。治療可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如溴吡斯的明,免疫抑制劑如糖皮質激素等。 出現反復四肢肌肉疼痛無力,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
2025-03-25 23: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y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引起周期性麻痹的原因主要是內分泌系統疾病引起的。所以,你需要進一步檢測內分泌系統有沒有腫瘤,甲亢等疾病,需要通過治療原發(fā)病才可以控制周期性麻痹發(fā)作的醫(yī)生詢問:
2016-01-24 11: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