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酸、全身酸痛、胃不適且尿結石復發(fā)怎么辦
肩酸,全身酸痛,胃不舒服,想睡,想吃辣,但吃了辣椒胃痛得更加嚴重.以前有過尿結石,最近幾天又發(fā)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谷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肩酸、全身酸痛、胃不舒服、想吃辣但吃辣后胃痛加重以及尿結石復發(f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勞累、胃炎、飲食不當、結石刺激等。 1. 肩酸和全身酸痛:可能是過度勞累、缺乏運動或感冒等導致。建議適當休息,增加運動量,如散步、瑜伽等。如果是感冒,可服用感冒靈顆粒、復方氨酚烷胺膠囊等。 2. 胃不舒服:多與飲食不規(guī)律、食用刺激性食物有關。應保持規(guī)律飲食,避免辛辣、油膩食物??煞脢W美拉唑腸溶膠囊、鋁碳酸鎂咀嚼片等緩解癥狀。 3. 想吃辣但吃辣后胃痛加重:這表明胃黏膜已經受損,辣椒刺激加重了損傷。要嚴格忌口,可服用硫糖鋁混懸凝膠、枸櫞酸鉍鉀膠囊等保護胃黏膜。 4. 尿結石復發(fā):可能是飲水量不足、代謝異常等原因。需增加飲水量,促進結石排出??煞门攀w粒、腎石通顆粒等藥物。如果結石較大,可能需要體外碎石或手術治療。 5. 綜合調理: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 總之,出現(xiàn)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考慮和治療。如果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
2025-03-25 22: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屬于比較常見的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癥狀.頸椎病引起的頭暈往往和頸椎的活動姿勢有關,可伴有頭痛,頭暈,有的還伴失眠健忘,重者可產生惡心等癥狀.此病屬于無菌性炎癥,一般的消炎藥不起作用.治療可以選擇純中醫(yī)傳統(tǒng)中藥制劑的膏藥外治安全無副作用可以說是最理想的治療辦法,而且康復后不易復發(fā).頸椎病日常要注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平.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干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
2016-01-24 10: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的肩膀又老傷在沒有徹底痊愈的時候是很容易再次受傷的需要特別的注意和保護你現(xiàn)在的毛病就是風濕和骨膜再次發(fā)炎一個姿勢呆久了久會痛以前你上網是用右手握鼠標吧現(xiàn)在你換用左手應該是很有用的開始會不熟悉但時間久了就會好了握以前就是頸椎痛后來換了手握鼠標就好了還有就是注意右肩膀的運動休息和干燥傷痛需要治療但也要時間不要心急望你的傷早日痊愈你的肩膀又老傷在沒有徹底痊愈的時候是很容易再次受傷的需要特別的注意和保護你現(xiàn)在的毛病就是風濕和骨膜再次發(fā)炎一個姿勢呆久了久會痛以前你上網是用右手握鼠標吧現(xiàn)在你換用左手應該是很有用的開始會不熟悉但時間久了就會好了握以前就是頸椎痛后來換了手握鼠標就好了還有就是注意右肩膀的運動休息和干燥傷痛需要治療但也要時間不要心急望你的傷早日痊愈
2016-01-24 07: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你好.考慮頸椎病或者肩周炎引起的癥狀.另外的癥狀考慮胃病,如果擔心結石病可以彩超檢查.頸椎病一般可采取按摩,牽引,針灸,理療,服中藥和練功等保守治療.大多數(shù)病人就診及時,通過非手術方法進行保守治療能夠緩解癥狀甚至治愈不復發(fā).胃病應注意日常飲食與保健,并注重運動和休息,調整精神狀態(tài).生活有規(guī)律,定食定量用餐,遠離煙酒,保持心情舒暢,不要有過多的精神壓力.
2016-01-24 06: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單方,驗方有哪些?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單方,驗方有:(1)柳枝30~60g,水煎服.(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單方,驗方有:(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哪些熏洗療法?熏洗療法是將中藥煎煮后,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藥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現(xiàn)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鐘,連續(xù)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yī)內科學》方).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鐘,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yī)學院附院方).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哪些常用外用膏藥?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在肌肉,關節(jié),經脈,膏藥外貼可使藥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藥更有有利的一面.現(xiàn)將常用膏藥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干,貼于患處,用手掌將膏藥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并化膿者,不宜貼用.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jié)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2)狗皮膏(膏藥):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藥加溫軟化后,貼于患處.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藥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藥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于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藥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于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哪些藥敷療法?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藥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于肢體關節(jié)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2)石蒜,生姜,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于關節(jié)疼痛,怕風畏寒者.(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于關節(jié)冷痛者.每次5~10分鐘即可見效.(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jié)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5)如意金黃膏涂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于關節(jié)紅腫者.(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涂敷患處.(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藥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xiàn)青色,無礙,數(shù)日可退.(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以上6~10療法,均適用于關節(jié)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后,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劑成藥.適用于肢體關節(jié)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針灸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嗎?針灸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一定療效.治療中,根據(jù)不同的疼痛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如肩關節(jié)痛,取肩前,三角肌;肘關節(jié)痛,取曲池,尺澤,手三里;腕關節(jié)痛,取陽池,外關,合谷;髖關節(jié)痛,取秩邊,環(huán)跳,殷門;膝關節(jié)痛,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jié)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針刺手法,急性期用瀉法,強刺激,甚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0.5~1.0ml.慢性期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溫針或艾灸.除手法外,還可采用電針,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常用的新針療法有哪些?療法1(1)取穴:外關,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陽陵泉,血海,風市,環(huán)跳,條口,絕骨,昆侖,腎俞,命門,至陰,阿是穴.(2)藥物及方法:選用復方馬錢子注射液,根據(jù)患病部位,每次選穴2~3個,每次注射0.5~1ml藥液,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4~7日.療法2(1)取穴:上肢取外關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陽陵泉為主穴,配絕骨,解溪;腰背取大杼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陽,陽關,命門.(2)藥物及方法:用鳳仙透骨草,骨碎補注射液,每次選3~6個穴位,每穴注藥0.5~0.8ml.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3個療程后休息2~4周.療法3(1)取穴:①膝眼,鶴頂,陽關,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③足三里,三陰交,昆侖,照海.(2)方法:每次取各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號毫針5~6寸及電針機.用捻轉瀉法,重刺激,留針20~30分鐘,5~10分鐘行針1次.電針用疏密波20~30分鐘,刺激強度以能耐受為度,10次為1療程.推拿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哪些方法?推拿法(一)(1)取穴;指掌關節(jié)取合谷,后溪,二間,中渚,勞宮,四縫;腕關節(jié)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關節(jié)取肩貞,天宗,肩井,臂?;踝關節(jié)取昆侖,丘墟,懸鐘,解溪,商丘,太溪,申脈;膝關節(jié)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委中,梁丘,豐隆,足三里;髖關節(jié)取環(huán)跳,秩邊,髀關,承扶;下頜關節(jié)取下關,合谷,翳風,頰車,內庭;脊柱關節(jié)取病變部位相應的督脈和膀胱經有關穴位.(2)操作手法①上肢:a.患者取仰臥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繼用滾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復施術,在受累關節(jié)處作重點治療.b.捻指間關節(jié);按掐四縫,勞宮;點陽溪,大陵,曲澤,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搖,搓,拔伸各受累關節(jié).d.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法,使熱透入關節(jié).②下肢:a.患者取臥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禪推法沿足太陽經施推,滾,揉,運諸法.b.拿太溪,昆侖,委中;點承扶,環(huán)跳,秩邊;擦熱患處再施拍打諸手法,使熱透入關節(jié).③下頜關節(jié):凡下頜關節(jié)受累者可推下關,頰車;按太陽,翳風,外關;拿合谷,內庭.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期內囑患者進行關節(jié)功能鍛煉.1月后再進行下1療程治療.推拿法(二)(1)病變在四肢者①取穴:以病變關節(jié)為治療重點.常取八邪,陽溪,陽池,陽谷,內關,外關,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澤,肩貞,天宗,八風,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侖,太溪,申脈,飛揚,承山,懸鐘,陰陵泉,陽陵泉,膝眼,鶴頂,血海,梁丘,秩邊,環(huán)跳,承扶.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術者按常規(guī)用滾法在患肢手臂內,外側施治.從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勢,術者循患臂上下循經用拿法,同時重點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澤,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間關節(jié)作捻法,然后在病變關節(jié)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動活動有關關節(jié)而結束上肢治療.時間約10分鐘.c.患者仰臥,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jié)上方,另一手以滾法從大腿前部及內,外側至小腿外側施術,同時被動伸展活動下肢.隨即在踝關節(jié)處以滾法治療,同時伸展內,外翻活動該關節(jié).再循髖,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風等穴.時間約10分鐘.d.患者俯臥,術者以滾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側,并重點施術于髖,膝關節(jié),然后再按揉環(huán)跳,秩邊,承扶,承山,委中,飛揚,懸鐘,太溪,申脈,昆侖等穴.時間約5分鐘.(2)病變在脊柱者①取穴:以脊柱兩旁肌肉為治療重點.常取夾脊,大椎,大杼,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命門,志室,腰陽關穴.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臥,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兩側用滾法施術,并配合后抬腿活動,時間約5分鐘.b.患者取坐姿,術者于后方用滾法,拿法交替施于頸項兩側及肩部,同時配合頸部左右旋轉及俯臥活動,再拿肩井,時間約2分鐘.c.接上勢,用按揉法從頸至腰臀部循經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夾脊,再取其余穴位,最后平推脊柱以熱為度(本過程患者坐姿和俯臥均可),再按肩井結束治療.時間約10分鐘.以上治療連續(xù)10天為1療程,每天治療1次,療程間休息3~6天左右.藥酒能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嗎?酒性辛溫走竄,有祛風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用酒將治療風寒濕痹之有效中藥進行炮制,則藥力借酒力通達四肢關節(jié),使氣血行而風濕除,筋骨強而痹病愈.長期飲用對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較好療效.常用的有虎骨酒,史國公藥酒治療風濕痹痛兼有肝腎虧虛;馮了性藥酒治療痹證之寒濕偏重者;三蛇藥酒治療風痹肌膚不仁;丁公藤風濕藥酒治療瘀血痹痛;五加皮酒治療痹證而有中氣不足者.此外還有虎骨木瓜酒,虎骨追風酒,豹骨木瓜酒,參茸虎骨酒,蘄蛇藥酒等等.也可用威靈仙,牛膝,杜仲,木瓜,桑枝,黨參,黃芪,當歸,白芍等中藥1~3味,加入酒中浸泡,自制成藥酒.每次10~15ml,每日2次.服用藥酒應注意陰虛有熱或外感風熱或風濕熱痹以及高血壓,孕婦等均應禁服.還應注意藥酒內不要兌入其他酒類或就果菜飲用.除內服外,史國公藥酒,虎骨酒,木瓜酒等還可擦患部,或加點穴按摩,或加用小木棒叩擊,亦有一定療效.
2016-01-24 03: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結石病?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表現(xiàn)為人體導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腎臟、輸尿管、膽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體塊狀物。常見的結石有膽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胰導管結石、唾液腺導管結石、闌尾糞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