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需要進行多種檢查,包括腦脊液檢查、血常規(guī)、血培養(yǎng)、頭顱影像學檢查、C 反應蛋白檢測等。 1.腦脊液檢查:通過腰椎穿刺獲取腦脊液,觀察腦脊液的外觀、壓力、細胞數、蛋白含量、糖和氯化物水平,有助于明確診斷。 2.血常規(guī):了解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等,判斷感染情況。 3.血培養(yǎng):查找病原菌,為選擇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據。 4.頭顱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B 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查看腦組織是否有損傷、腦積水等異常。 5.C 反應蛋白檢測:有助于評估炎癥反應的程度。 總之,通過上述多種檢查手段,可以更準確地診斷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為及時有效的治療提供重要依據。一旦確診,應立即在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規(guī)范治療。
2025-01-10 09: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化膿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種細菌經不同傳播途徑所致的腦脊髓膜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簡稱化腦)。是嚴重的顱內感染,常與化膿性腦炎或腦膿腫同時存在。臨床上表現為起病急驟,發(fā)熱、頭痛、嘔吐、驚厥、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征陽性,以及腦脊液膿性改變?yōu)樘卣?。本病是嬰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導致本病的病原菌種類與發(fā)病年齡有關,新生兒以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嬰幼兒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性腦炎多見;3歲以上患兒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腦炎多見。本病多數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現驚風、昏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后遺癥發(fā)生率。臨床上習慣根據病原體及腦脊液改變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迄今對本病的診治雖已有很大進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仍然較多,因此在兒科臨床工作中凡見到嬰幼兒發(fā)熱伴有意識狀態(tài)改變、易激惹及外周循環(huán)不良者,均應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